当前位置: > 调查研究 >
关于建水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8-04-11 08:16 浏览:
  为听取和审议好县人民政府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情况报告,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常委会副主任李伟为组长、教科文卫工委梁俊、杨凤生为成员的调查组,于3月7—9日深入县卫计部门、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我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8家,病床318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位5.81张。全县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890人,其中在职在编1099人。全县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从2011年的71岁增加到2017年的75.2岁,孕产妇死亡率严格控制在15/10万以下。2017年,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由6.96‰下降至4.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8.82‰下降至6.09‰。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做法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始终把发展卫生事业作为关心全县群众疾苦、促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潜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一) 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县医院大力开展优质护理、“五好二满意”等活动,深入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加强骨干人才培养。积极参与云南省政府实施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已申报创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妇产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县中医院针推科、糖尿病科创建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病,治未病科创建为州级重点中医专科。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行“临床路径”及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网络远程会诊,推行预约诊疗服务模式,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卫计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县乡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县乡医共体”建设,实施“六个统一”管理方针,先后在四个乡镇卫生院实现“县乡医共体”建设,建立纵向合作的“托管与被托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开展健康教育深入千家万户为主旨,大力发展宣传阵地,开展社会性健康教育,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深入扎实地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采用量化指标体系,使用规范统计数据,运用科学方法,使我县的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指标均达到了省、州的要求,受到省、州表彰;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落实重大疾病防治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狠抓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管理,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2017年,完成卡介苗接种6820人、脊灰疫苗接种7224人、百白破疫苗接种5035人、麻风疫苗接种7269人,麻腮风疫苗接种6330人、甲肝疫苗接种5450人、乙肝疫苗接种6861人;整合妇幼计生资源,全面提升妇幼服务功能,顺利完成妇幼、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各项指标。建立产妇产后康复中心,补足了分娩后妇幼保健服务上的短板。推广中医药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在妇幼保健方面的应用,加快传统中医药技术服务与妇幼保健的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县建立家签团队128个,签约居民194445人,签约率36.33%;应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503人,签约率100%;做好卫生监督执法,认真审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严格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缔非法行医“黑诊所”32家,没收药品器械200余件,处以罚款5.8万元。
  (三)大力加强卫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借省级医院对口支援培训项目等机会,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通过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知识、技能培训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步改变单纯送出去“学”、请进来“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请进来“教”和在岗位上“练”作为强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在医疗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者,在职称晋升方面优先评聘,积极奖励扶持优秀人才,激发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目前我县具有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192人,中职职称434人,初职及以下职称496人。
  (四)进一步夯实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的需求,集中力量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2017年,完成建水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普雄乡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和5个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建设;拥有GE1.5T磁共振、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 、西门子双排螺旋CT、西门子数字化通用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大C) 等一批国内外先进诊疗设备。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备艾灸仪、中频治疗仪、颈腰椎牵引床等100余件中医诊疗设备。确保每村均有一个卫生室,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为乡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五)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调查核准工作,及时录入全国健康扶贫数据上报管理系统,建立健康扶贫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评估政策效果,形成健康精准扶贫全过程、动态化、互证式管理模式,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落实省政府健康扶贫30条措施,组建医生团队,包村到位,成立医疗服务队,包户到位,搭建帮扶对子,包人到位,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的原则,对精准识别出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按照大病、慢病、重病和具体病种进行精准分类,实施分类救治,增强健康扶贫的针对性。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系统中建水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有3512户,共13149人。对筛查出需救治人员进行精准救治,其中大病集中救治963人,慢病签约服务3332人,重病兜底保障7人。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卫技人才形势严峻。一是人员紧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远远不能满足现时需求。二是高端人才缺乏。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少,关键岗位缺人,缺乏学科带头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年龄结构不合理、后继力量不足,人才梯队“断层”严重,有的单位无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专业骨干及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三是进人难,留人更难。现有医疗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诊疗服务需求,加之由于我县医疗机构待遇偏低,高学历人才难以招聘,有学历有能力有经验的医技人才外流现象尤为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卫生基础设施不足,村卫生室尤为突出。我县村卫生室多数建于2006年,由于时间过长,设施陈旧老化现象严重,给农村群众就医及卫生室工作开展带来极大不便。目前,全县需要新建卫生室有26个,需要修缮的卫生室42个。加之,从2017年起,中央不再安排预算内投资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对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极大困难。
  (三)公立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模式有待探索。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疗教学、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任务。部分医院内部编制人员数早已不能满足医院正常运转,编外劳动合同制人员数量日趋增加,甚至成了编制内人数的数倍。现行的公立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模式不利于公立医院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已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卫生设施条件不够齐全,基层医疗机构因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服务利用率低,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托底功能。
  (五)对重点医疗项目建设工作有待加强。我县人民医院正在申报建成红河卫生学院附属医院,目前已经云南省教育厅、卫计委评审,并通过了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教学工作评估,后续工作有待进一步跟进;现县看守所已划拨给建水县中医医院进行使用,要充分利用该资源条件,指导好中医院发展规划。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实施精英人才工程。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队伍结构。认真研究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引导,畅通临床、医疗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充实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鼓励和吸引优秀医务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探索“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奇缺急需人才,对现有的乡镇卫生院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医务人才每年要选送上级医学院进修、培训。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不断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促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成长。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环境。要研究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度,逐步完善村卫生室建设。2018年12月以前,要按质按量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建和修缮一批村卫生室任务,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三)健全用人机制,规范编外用人管理。县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形成工作合力,健全用人机制,在确保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编制退一补一的前提下,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备案制管理,打破事业编制束缚,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编外用人管理,优化编外人员进入程序。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行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补偿机制调整、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逐步实现编制内人员和备案制人员身份的并轨,做到两类人员社会保障标准相同,在岗位聘用管理和享受薪酬待遇方面统一。让制度管理人,让机制激励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刻苦钻研医术,提升技术,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层医疗是构筑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要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加快发展传统中医事业,为打造建水“旅游胜地”提供“康养游”,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医疗、预防、保健功能,发挥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添置一些必要急需的先进医疗设备;深入推动医联体建设,做好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提升诊疗水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加强沟通协调,加快重点医疗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指导,强化沟通协调,加快县人民医院建成红河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进度;要充分发挥县中医院优势,利用好县看守所土地资源优势,规划好中医院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申报加挂红河州中医院牌子,努力将我县建成红河州区域医疗卫生中心。